杭州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亮出“成績單” 推出近萬項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項

“城市數據大腦”樹起全國標桿

人才凈流入率在全國城市排第一

1月9號和10號,杭州市委改革辦、市考評辦開展2017年度杭州市重點改革任務專項目標考核“績效測度”評估會。

透過重點改革任務,能看出杭州這一年的改革發力點——杭州2017年重點改革任務,涉及經濟體制、民主法制、文化體制、社會體制、生態文明、黨的建設、紀律檢查等八大類29項,每一項都與加快建設世界名城、增進百姓獲得感息息相關。

“績效測度”,通俗講就是對工作指標完成情況的評估打分。

這是對各地各部門抓改革落地成效的一種績效評價方式。杭州的“績效測度”評估,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,通過專傢專業的角度把脈問診杭州的改革,評估會全程開放式陳述和答辯,確保公正、客觀、科學。

2017年

全市各領域重點改革任務

完成得怎樣?

改革亮點多——多項國傢級、省級改革試點獲批,多項改革領跑全國全省,多項改革成果被復制推廣;

改革力度大——破除體制機制障礙,成立多個新職能部門,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力度之大前所未有;改革機制實——形成瞭正向激勵導向的市直單位、區縣(市)改革分類考核體系,構建瞭市紀委參與的聯合督察機制,完善瞭改革辦“一月一例會”“一月一通報”“一月一點評”工作制度;

改革氛圍濃——13個區、縣(市)都落實瞭改革機構和專職人員,全市各界和市民積極參與改革滿意度評估等活動。

本次現場評估會,按照查閱評估資料、現場陳述答辯、評議小組評分等程序,對年度重點改革任務和各區、縣(市)改革工作進行現場評估。

去年,杭州首次將市直單位的重點改革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專項目標考核;

今年,首次對13個區縣(市)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進行考核並納入全市綜合考評。

我們梳理瞭其中幾項重點改革任務亮點,來看看杭州如何緊扣加快城市國際化目標、全力增強百姓獲得感。

探索完善國際化引才機制

人才凈流入率、海外人才凈流入率

均位居全國城市第一

在杭州,高端人才項目進一步集聚。

經權威機構統計,2017年杭州市人才凈流入率、海外人才凈流入率均位居全國城市第一,進入“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”前三位;新增留學歸國人員3321名,為2016年同期的150%;引進美國、德國、法國、烏克蘭、以色列、意大利等外國人才項目25個。

人才生態進一步優化。在推進國際化引才機制改革過程中,杭州聚焦長期以來外國人反映集中的難點痛點問題,大膽改革創新,努力完善外國人才管理服務,營造一流人才生態環境。

城市影響力得到提升。去年一年來,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夫·辛克納吉和馬斯金·史塔克,圖靈獎獲得者約翰·霍普克洛夫特,新西蘭科技和創新部部長高德史密斯、以色列駐華大使何澤偉,《人類簡史》作者尤瓦爾·赫拉利,國際著名遺傳學傢麥克·斯奈德、英國利茲市議長朱迪斯·佈萊克等慕名而來。杭州在海外人才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上升。

“最多跑一次”

不動產登記“60分鐘領證”

跑出全國最快速度

2017年,杭州深入推進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共梳理公佈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項9593項,其中市本級771項,實現比例達97.10%;累計歸集數據230.52億條,在不動產登記、商事登記、投資項目審批和公民個人辦事等辦件量大、社會關註度高的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。

杭州不動產登記的“60分鐘領證”,跑出瞭全國最快速度;在全國率先啟動的商事登記“一網通”,已辦理多證合一營業執照3.99萬戶,辦事企業累計少跑8萬次;杭州還實現瞭296項公民個人辦事事項僅憑身份證可辦,全國首創。

公安機關受案立案制度

自主研發自助報案機

反欺詐中心為群眾止損1.64億元

杭州已形成瞭公安受案立案制度改革“杭州模式”。

自主研發自助報案機,逐步投放到車站、廣場等人員密集、流動區域,報案群眾按圖示化流程引導可自助完成報案,為流動人群報案提供便利。

蕭山分局引入“互聯網+報案”模式,在微信公眾號設置遠程報案端口,報案群眾可以通過互聯網借助系統與公安機關互動,完成遠程報案,解決已離杭群眾報案難問題。

市局反欺詐中心掛牌2016年2月成立後,推動各主要商業銀行、通信服務商入駐聯合辦公,與110指揮中心、各受理立案中心建立聯動機制,確保在接到電信網絡詐騙報警的第一時間,啟動聯動機制快速下達資金凍結指令,最大限度減少群眾損失。成立以來已累計查詢凍結涉案銀行賬戶45228個,緊急止付涉案資金約1.64億元。

城市數據大腦建設

今年要啟動“城市數據大腦”V2.0

2017年,雲棲大會上,杭州城市數據大腦試點成果正式向全球發佈。

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建設的戰略目標是:將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成為支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。

城市“數據大腦”V1.0已分別在市區和蕭山區部分道路開展試點。

平臺運行以來,視頻監控自動發現事件逾2萬起;市區試點的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.6分鐘;蕭山區5平方公裡試點范圍內平均通行速度提升超過15%,平均節省出行時間3分鐘。

據高德地圖對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,杭州擁堵排名在2016年實現下降的基礎上,2017年3季度排名繼續從第40位下降至第45位,杭州擁堵趨勢已出現明顯的向下拐點,且在第三季度“城市數據大腦”上線後,根據高德地圖首推的“擁堵預警指數”分析,杭州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擁堵緩解趨勢最高。

2018年,杭州將重點完善交通治堵V1.0平臺,完成在交通治堵領域的試驗探索過程。在此基礎上,啟動V2.0建設,將試點成果擴展到更多的城市主幹道,保持杭州城市數據大腦的先發優勢;依托電子政務外網,建立杭州城市數據大腦數據資源平臺、智能算法平臺,同時建設城管、醫療兩個系統;《城市數據大腦總體框架》標準已立項,計劃2018年完成。

全面深化醫療、醫保、醫藥 “三醫聯動”改革

浙一、浙二和邵逸夫醫院

本月底開通“智慧醫療”

杭州模式智慧醫療有新突破。

實施智慧醫療賬戶直接綁定支付寶賬戶,推行電子社保卡,推進瞭移動支付在醫療領域的應用,預計這項服務將惠及杭州400多萬醫保用戶;

建立市屬公立醫院綜合監管服務平臺,實現市、區兩級分級診療信息平臺與省平臺的對接,累計為10萬多位轉診病人提供精準預約轉診服務;

推動“智慧醫療”省級醫療機構全覆蓋,10傢省級醫院完成杭州模式“智慧醫療”系統改造,並提供智慧應用服務。

浙一、浙二和濱江醫院、邵逸夫醫院和下沙醫院將於今年年初開通杭州模式“智慧醫療”服務。其中浙一、浙二和邵逸夫醫院均預計本月底前可正式開通。

“兩學一做” 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

全市各級幹部在“百千萬”活動中

累計走訪農戶165.13萬戶次、

企業7.99萬戶次

2017年3月以來,杭州開展“聯百鄉結千村訪萬戶”蹲點調研活動,39名市領導率先垂范,1400餘名市管領導幹部和380多名鎮街“一把手”示范先行,帶動全市各級幹部離開“桌頭”走進“戶頭”。

3月份集中走訪後,隨即建立月度走訪等機制,確保活動常態化、長效化。

市領導到聯系鎮村走訪調研每年不少於2次,市直單位制定每月走訪計劃,市管領導幹部帶隊走訪聯系鎮村每月1次、每次不少於3天。

全市各級幹部累計走訪農戶165.13萬戶次、企業7.99萬戶次。

活動期間,累計辦理各類民生實事4.9萬件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wyiu888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